试析“静”“闲”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………陈 玉(55)

作者: 时间:2016-11-14 点击数:

DOI:10.13747/j.cnki.bdxyxb.2016.05.009

试析“静”“闲”范畴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自然化发展

陈 玉

(扬州大学文学院,江苏扬州225002)

摘 要:“静”“闲”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经典话题。先秦时,儒道两家以“舞雩风流”和“虚静”为切入点,从两个层面论述了“闲”与“静”对于“人的自然化”这一要点的反映。后在此基础上,魏晋时期将对这一组合型范畴的运用转向了创作论领域。特别是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详尽阐述了“闲”“静”由创作心态到审美感兴这一内部的层递式发展,赋予了它们作为审美心胸的意义。从人格境界到创作心态再至审美感兴,“闲”与“静”由“人的自然化”转向“创作的自然化”,且有明显的朝“生活的自然化”方向发展的态势。

关键词:“静”;“闲”;自然化;先秦;魏晋

中图分类号:I206.09 文献标志码:A 文章编号:1674-2494(2016)05-0055-08

作者简介:陈 玉(1992-),女,江苏泰兴人,硕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。

下载原文:陈玉
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 邮编:071000 E-Mail:bdu@bdu.edu.cn Copyright ◎ 2014 保定学院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