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乡村师范教育—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北为考察中心…赵颖霞(1)

作者: 时间:2015-10-08 点击数:

【“红二师”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】 DOI:10.13747/j.cnki.bdxyxb.2015.05.001

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乡村师范教育

——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北为考察中心

赵颖霞

(保定学院 管理系,河北 保定 071000;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,河北 保定 071002)

摘 要: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,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、山东、四川、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,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。1927年,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,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。之后,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,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,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,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,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。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,改造了学校,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,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。

关键词:乡村教育;乡村师范教育;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;乡村教育运动;教育近代化

中图分类号:G659.29 文献标志码:A 文章编号:1674-2494(2015)05-0001-07

基金项目:保定学院科研团队“保定近代教育研究”(KYTD2013004)研究成果

作者简介:赵颖霞(1967-),女,河北大城人,保定学院副教授,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史。

赵颖霞.pdf
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 邮编:071000 E-Mail:bdu@bdu.edu.cn Copyright ◎ 2014 保定学院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